发布时间:2024-11-03 19:48:41 作者: 江南app平台下载
杨雷(化名)的外婆几个月前曾在二线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一天的费用将近4000元,而这几乎是杨雷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进了ICU就像是在烧钱,我们也不知道钱花在哪里。”这是多位受访者对ICU的印象。面对患者的质疑,ICU的受访医生也表示无奈。“拿我们医院来说,一个标配的ICU床位,包括了监控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设备。加在一起,一张床的成本在50万~60万。几乎所有的ICU都在亏钱,越大的医院亏得越多,但在生命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面前,所有的医生都毫不犹豫的选择挽救生命。”一位不愿具名的重症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ICU里80%~90%的患者会用上呼吸机,一台呼吸机每天的花费在千元左右。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肾替代治疗,仅仅是维持机器一天的运转就需要1800元,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管路,有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高凝),一天可能会更换两个管路,花费也有4千~5千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患者开启ECMO(体外膜肺氧合),花费便会攀升至数万元,“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患者,每天需要注射8支免疫球蛋白,每支的花费就是600元。”
■ICU成本高,一种原因是在监测、检查和治疗成本上,另一方面是在人力和设备成本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小闯介绍,以我们医院的2个病区为例,总共有25张床位,不算房屋的成本,光是床位、吊塔、监护仪等围绕患者的治疗设备大概花费是3300万,这些设备每年都是有消耗的,如果按十年消耗完,每年的消耗就是300多万元。
■ICU就像是一个“生命加油站”,这里的医生用全院最好的“武器”,与死神“角力”,跟时间“赛跑”。这个本该是医院支柱的科室,由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其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普通科室,久而久之也成了最留不住人的地方。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ICU床医比为1:0.8~1和床护比1:2.5~3,但现在多数ICU的情况是医生大概不到0.5,而护士在1.5左右。
■如何进一步推进ICU的发展?王小闯建议,医院除了要考虑经济收益,最重要的还是要治病救人,所以靠ICU来赚钱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只以科室收益来分配医护的绩效,显然不够合理。医院应该给予ICU科室更多的资源倾斜,加强对ICU领域的人才培养。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从事危重症患者救治20多年,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患者家属最常问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夫,这病能治好吗?”,另一个便是“每天咋花这么多钱?”
杨春华解释,与普通科室的患者相比,ICU的患者病情往往危重且复杂,每天在仪器设施、生命体征监护、营养支持、治疗方法、药品消耗等方面的花销较大。一般来说,患者衰竭的器官越多,需要的各类支持就越多,花费自然“水涨船高”。
杨春华给健康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依照我们的经验,ICU里80%~90%的患者会用上呼吸机,一台呼吸机每天的花费在千元左右。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肾替代治疗,仅仅是维持机器一天的运转就需要1800元,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管路,有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高凝),一天可能会更换两个管路,花费也有4千~5千元。”杨春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患者开启ECMO(体外膜肺氧合),花费便会攀升至数万元,“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患者,每天需要注射8支免疫球蛋白,每支的花费就是600元。”ICU患者大多数是脓毒症患者,并且耐药菌和混合感染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抗生素治疗的成本也不低;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支持,其成本也远高于肠内营养;还有各种监测治疗措施等。
很多ICU设备一开机就这么贵,主要贵在耗材上。“就拿ECMO为例,它配套使用的血液管路、膜式氧合器、离心泵头、插管及各类接头等都属于耗材,以前依赖进口,一套大概8万~10万元左右,现在国内厂家也攻克了各种难关,但价格仍然在5万~7万元左右。”
ICU成本高,一种原因是在监测、检查和治疗成本上,另一方面是在人力和设备成本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小闯介绍,以我们医院的2个病区为例,总共有25张床位,不算房屋的成本,光是床位、吊塔、监护仪等围绕患者的治疗设备大概花费是3300万,这些设备每年都是有消耗的,如果按十年消耗完,每年的消耗就是300多万元。此外,ICU的患者情况都是比较危重的,所以和普通患者相比就需要更加多的医护人员,这也导致了开销远高于普通科室。
这种亏损,在DRG改革后更明显。王小闯介绍,DRG改革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从下级医院和专业科室ICU转到大三甲ICU的患者变多了。DRG给每个病种的患者一定支付限额,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同一个疾病组,其组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求也有差异,病情越重,消耗费用越高。这就导致这些病人流向医疗资源更优越的医院,而这些医院的费用负担就更重。
ICU就像是一个“生命加油站”,这里的医生用全院最好的“武器”,与死神“角力”,跟时间“赛跑”。这个本该是医院支柱的科室,由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其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普通科室,久而久之也成了最留不住人的地方。
“能够留在ICU的医护人员靠的都是情怀。”一位重症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ICU床医比为1:0.8~1和床护比1:2.5~3,但现在多数ICU的情况是医生大概不到0.5,而护士在1.5左右。招不上人、培养难度大一直是ICU发展的困境。
徐少君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ICU的一名护士。值夜班时,他要完成吸除呼吸道分泌物、留置导尿管并记录每小时的尿量等工作,此外,由于监测生命体征的仪器必须一直盯着,徐少君整晚不能合眼。寂静的病房里,只有心电监护仪的嘟嘟声,和患者时不时的喘息陪伴他度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
一天夜里,他看管的患者突然挣扎着要起来,从嗓子里呜呜的发出类似“谢谢”的声音。这一声谢谢深深触动到了他。
他告诉健康时报记者,ICU的患者情况都比较危重,有很多插管,他们要忍着巨大的痛苦才能说话,这位患者这么努力就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让他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ICU里24小时不能离人,基本上每一个班次的医生和护士都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在工作。有时候自己的轮次结束了,但还要处理后续的交接、协调工作,等到全都妥善处理好后,人人几乎都是身心俱疲。”王小闯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和极大工作强度不匹配的,是极低的人力成本。ICU的护理费只有几十块,相较于高昂的耗材费,ICU的人力成本太低了。
“实话实说,不少医院的ICU排名并不靠前,因此相应的资源倾斜较少。”杨春华表示,ICU因为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较大,使得不少年轻医务人员望而却步,人才梯队的建设面临着问题。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除了要看临床诊疗,也要看科研创新。“真实的情况是,科研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迸发出火花,ICU的医生连轴转已经很累了,进一步搞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科研需要沉淀,ICU作为一个新生学科,科研沉淀相对传统学科也是不够的。另外,ICU医生的学历也是相对偏低。”杨春华说。
即便是招上来人,培养难度大也是ICU发展难的困境之一。一位重症专业的人介绍,ICU的医生必须要是全科医生,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一般一个勤奋好学的医生来到ICU,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独立的处理各类病人的情况。
面对生命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选择时,这位专家直言有时也会感到迷茫,每年绩效排名都垫底,内心肯定是沮丧的。“我知道治病救人选择没错,可是凭什么垫底的是我们呢?明年会不会更好呢?”
“以前我们没重症科专业,资格考试只能考内科和急诊专业。2009年1月,《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对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医师等问题,都作出规定。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一位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王小闯建议,医院除了要考虑经济收益,最重要的还是要治病救人,所以靠ICU来赚钱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只以科室收益来分配医护的绩效,显然不够合理。医院应该给予ICU科室更多的资源倾斜,加强对ICU领域的人才培养。
“如果一个医院重症科发展不起来,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就有面临死亡的风险,那么医院就越不敢收重症患者,这显然对一个医院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王小闯介绍。
杨春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ICU的医务人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待遇和绩效也都存在进步空间。此外,ICU里的患者病情重,家属的要求也高,有时,患者家属控制不好情绪也难免会在言语上伤害到医务工作者。
杨春华认为,按规范要求的医床比和护床比配备医护人员以缓解ICU医务人员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人力资源的短板补齐后,医护人员就会有更多的精力考虑科研。“ICU危重症患者多意味着情况多,问题也多,这都是科研的小火花,当我们的医生时间稍微宽裕些,科研的灵感或许就会迸发出来。”
除了加大人力投入外,杨春华认为,需要为医护人员做好心理疏导,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他们处理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医者难自医,心理问题宜疏不宜堵,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于患者于医护人员都是有利的。”
徐少君也向健康时报记者坦言,ICU工作强度真的太大了,但他一直不想放弃,他觉得这是距离生死边缘最近的地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也许ICU病房和我一样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些彷徨,但也许短暂的迷茫过后,我们都将迎来一片曙光。”
健康时报记者 杨晓露 周学津《 健康时报 》( 2024年01月09日 第16 版)
杨雷(化名)的外婆几个月前曾在二线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ICU(重症监护病房)住院,一天的费用将近4000元,而这几乎是杨雷父母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进了ICU就像是在烧钱,我们也不知道钱花在哪里。”这是多位受访者对ICU的印象。面对患者的质疑,ICU的受访医生也表示无奈。“拿我们医院来说,一个标配的ICU床位,包括了监控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设备。加在一起,一张床的成本在50万~60万。几乎所有的ICU都在亏钱,越大的医院亏得越多,但在生命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面前,所有的医生都毫不犹豫的选择挽救生命。”一位不愿具名的重症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ICU里80%~90%的患者会用上呼吸机,一台呼吸机每天的花费在千元左右。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肾替代治疗,仅仅是维持机器一天的运转就需要1800元,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管路,有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高凝),一天可能会更换两个管路,花费也有4千~5千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患者开启ECMO(体外膜肺氧合),花费便会攀升至数万元,“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患者,每天需要注射8支免疫球蛋白,每支的花费就是600元。”
■ICU成本高,一种原因是在监测、检查和治疗成本上,另一方面是在人力和设备成本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小闯介绍,以我们医院的2个病区为例,总共有25张床位,不算房屋的成本,光是床位、吊塔、监护仪等围绕患者的治疗设备大概花费是3300万,这些设备每年都是有消耗的,如果按十年消耗完,每年的消耗就是300多万元。
■ICU就像是一个“生命加油站”,这里的医生用全院最好的“武器”,与死神“角力”,跟时间“赛跑”。这个本该是医院支柱的科室,由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其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普通科室,久而久之也成了最留不住人的地方。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ICU床医比为1:0.8~1和床护比1:2.5~3,但现在多数ICU的情况是医生大概不到0.5,而护士在1.5左右。
■如何进一步推进ICU的发展?王小闯建议,医院除了要考虑经济收益,最重要的还是要治病救人,所以靠ICU来赚钱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只以科室收益来分配医护的绩效,显然不够合理。医院应该给予ICU科室更多的资源倾斜,加强对ICU领域的人才培养。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从事危重症患者救治20多年,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患者家属最常问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夫,这病能治好吗?”,另一个便是“每天咋花这么多钱?”
杨春华解释,与普通科室的患者相比,ICU的患者病情往往危重且复杂,每天在仪器设施、生命体征监护、营养支持、治疗方法、药品消耗等方面的花销较大。一般来说,患者衰竭的器官越多,需要的各类支持就越多,花费自然“水涨船高”。
杨春华给健康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依照我们的经验,ICU里80%~90%的患者会用上呼吸机,一台呼吸机每天的花费在千元左右。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肾替代治疗,仅仅是维持机器一天的运转就需要1800元,患者需要定期更换管路,有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高凝),一天可能会更换两个管路,花费也有4千~5千元。”杨春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患者开启ECMO(体外膜肺氧合),花费便会攀升至数万元,“对于免疫功能低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的患者,每天需要注射8支免疫球蛋白,每支的花费就是600元。”ICU患者大多数是脓毒症患者,并且耐药菌和混合感染患者的发病率较高,抗生素治疗的成本也不低;胃肠功能不好的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支持,其成本也远高于肠内营养;还有各种监测治疗措施等。
很多ICU设备一开机就这么贵,主要贵在耗材上。“就拿ECMO为例,它配套使用的血液管路、膜式氧合器、离心泵头、插管及各类接头等都属于耗材,以前依赖进口,一套大概8万~10万元左右,现在国内厂家也攻克了各种难关,但价格仍然在5万~7万元左右。”
ICU成本高,一种原因是在监测、检查和治疗成本上,另一方面是在人力和设备成本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小闯介绍,以我们医院的2个病区为例,总共有25张床位,不算房屋的成本,光是床位、吊塔、监护仪等围绕患者的治疗设备大概花费是3300万,这些设备每年都是有消耗的,如果按十年消耗完,每年的消耗就是300多万元。此外,ICU的患者情况都是比较危重的,所以和普通患者相比就需要更加多的医护人员,这也导致了开销远高于普通科室。
这种亏损,在DRG改革后更明显。王小闯介绍,DRG改革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从下级医院和专业科室ICU转到大三甲ICU的患者变多了。DRG给每个病种的患者一定支付限额,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同一个疾病组,其组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求也有差异,病情越重,消耗费用越高。这就导致这些病人流向医疗资源更优越的医院,而这些医院的费用负担就更重。
ICU就像是一个“生命加油站”,这里的医生用全院最好的“武器”,与死神“角力”,跟时间“赛跑”。这个本该是医院支柱的科室,由于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其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普通科室,久而久之也成了最留不住人的地方。
“能够留在ICU的医护人员靠的都是情怀。”一位重症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ICU床医比为1:0.8~1和床护比1:2.5~3,但现在多数ICU的情况是医生大概不到0.5,而护士在1.5左右。招不上人、培养难度大一直是ICU发展的困境。
徐少君是北京中日友好医院ICU的一名护士。值夜班时,他要完成吸除呼吸道分泌物、留置导尿管并记录每小时的尿量等工作,此外,由于监测生命体征的仪器必须一直盯着,徐少君整晚不能合眼。寂静的病房里,只有心电监护仪的嘟嘟声,和患者时不时的喘息陪伴他度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
一天夜里,他看管的患者突然挣扎着要起来,从嗓子里呜呜的发出类似“谢谢”的声音。这一声谢谢深深触动到了他。
他告诉健康时报记者,ICU的患者情况都比较危重,有很多插管,他们要忍着巨大的痛苦才能说话,这位患者这么努力就为了表达对他的感谢,让他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ICU里24小时不能离人,基本上每一个班次的医生和护士都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在工作。有时候自己的轮次结束了,但还要处理后续的交接、协调工作,等到全都妥善处理好后,人人几乎都是身心俱疲。”王小闯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和极大工作强度不匹配的,是极低的人力成本。ICU的护理费只有几十块,相较于高昂的耗材费,ICU的人力成本太低了。
“实话实说,不少医院的ICU排名并不靠前,因此相应的资源倾斜较少。”杨春华表示,ICU因为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压力较大,使得不少年轻医务人员望而却步,人才梯队的建设面临着问题。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除了要看临床诊疗,也要看科研创新。“真实的情况是,科研需要时间和精力去迸发出火花,ICU的医生连轴转已经很累了,进一步搞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科研需要沉淀,ICU作为一个新生学科,科研沉淀相对传统学科也是不够的。另外,ICU医生的学历也是相对偏低。”杨春华说。
即便是招上来人,培养难度大也是ICU发展难的困境之一。一位重症专业的人介绍,ICU的医生必须要是全科医生,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一般一个勤奋好学的医生来到ICU,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完全独立的处理各类病人的情况。
面对生命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的选择时,这位专家直言有时也会感到迷茫,每年绩效排名都垫底,内心肯定是沮丧的。“我知道治病救人选择没错,可是凭什么垫底的是我们呢?明年会不会更好呢?”
“以前我们没重症科专业,资格考试只能考内科和急诊专业。2009年1月,《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对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医师等问题,都作出规定。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一位专家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王小闯建议,医院除了要考虑经济收益,最重要的还是要治病救人,所以靠ICU来赚钱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只以科室收益来分配医护的绩效,显然不够合理。医院应该给予ICU科室更多的资源倾斜,加强对ICU领域的人才培养。
“如果一个医院重症科发展不起来,患者病情急转直下就有面临死亡的风险,那么医院就越不敢收重症患者,这显然对一个医院的发展来说,也是不利的。”王小闯介绍。
杨春华告诉健康时报记者,ICU的医务人员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待遇和绩效也都存在进步空间。此外,ICU里的患者病情重,家属的要求也高,有时,患者家属控制不好情绪也难免会在言语上伤害到医务工作者。
杨春华认为,按规范要求的医床比和护床比配备医护人员以缓解ICU医务人员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人力资源的短板补齐后,医护人员就会有更多的精力考虑科研。“ICU危重症患者多意味着情况多,问题也多,这都是科研的小火花,当我们的医生时间稍微宽裕些,科研的灵感或许就会迸发出来。”
除了加大人力投入外,杨春华认为,需要为医护人员做好心理疏导,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帮他们处理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和情绪问题。“医者难自医,心理问题宜疏不宜堵,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心态,于患者于医护人员都是有利的。”
徐少君也向健康时报记者坦言,ICU工作强度真的太大了,但他一直不想放弃,他觉得这是距离生死边缘最近的地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也许ICU病房和我一样在前行的道路上有些彷徨,但也许短暂的迷茫过后,我们都将迎来一片曙光。”